在我的床位上住着这样一位患者——徐阿婆,今年86岁了。阿婆因突发脑出血引起右侧肢体活动障碍,腿脚行走不便,阿婆的子女把她送来医院后,因工作繁忙,很少来医院陪伴,大多数都是护工陪伴阿婆。
我像往常一样巡视病房,看到护工在打扫卫生,阿婆坐在床上望着窗外,孤独的背影看起来好像有什么心事。
我走进病房说:“阿婆,您吃饭了吗?”
阿婆皱着眉头闷不做声。这引起了我的注意,我问:“阿婆,我看您都是一个人在病房,您家里几口人?您的孩子呢?”
阿婆说:“家里老伴走得早,就我一个老婆子了,孩子还要忙工作。”
当我听到阿婆说她孤身一人时,我说:“阿婆,咱不能这样说,您还有我们呢!”这句话彻底让阿婆破防了,眼眶里打转的泪水瞬间流了下来。
一句简单平凡的话融化了阿婆的心。也是因为这句话,让阿婆愿意分享她心里的“秘密”。
阿婆说:“我这病治不好了吧?”说完叹了口气。
看到她神态有些落寞,低下了头,我知道她还是过不了自己心里的那一关。
我说:“如果用一个词形容您现在的心情,您觉得是什么?”
阿婆说:“害怕。”
我说:“阿婆,您能跟我讲讲您害怕什么吗?”
阿婆说:“我害怕如果我再也下不了床,会拖累孩子,成为孩子的负担。”
我说:“阿婆,现在医疗技术这么发达,您会慢慢康复的,孩子不会因为您生病而认为您是累赘,反而会在您需要她的时候陪在您身旁。”
通过这次与阿婆交谈,阿婆的心态变得好多了,她开始在康复治疗师的鼓励下,慢慢得下床练习走路。
过了几天,又到了我负责阿婆床位的时候,我还没进门,阿婆就喊着:“杉杉啊,今天我吃了一大碗饭,我觉得今天好多了,谢谢你的开导。”
我说:“阿婆,您开心就好,继续加油哦。”
我跟阿婆比了个心,阿婆学着我也比了个心,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。
3月底,无锡出现了输入性疫情,根据上级部门的指示,为全院五百多位住院患者安全,医院采取了封闭式管理,禁止家属探视。本来一个月能来一次的子女,也无法探视了。
这天,查到阿婆房间,看到阿婆情绪很低落,我问“阿婆,今天做康复了没?”
阿婆说“刚做完”,然后又看着窗外发呆。
旁边的护工阿姨说“今天,徐姨女儿来了,医院封闭,没让进来”;
我说“是的,现在疫情比较复杂,根据上级部门指示,要求全院封闭管理,这也是为您和其他住院考虑.......”
阿婆听了点点头,表示理解,但还是情绪比较低落。
我想了想,灵机一动,问护工阿姨说“阿婆的女儿还在院外吗?”
护工阿姨说“送了东西,刚走的”
我拿出手机,打开微信翻到阿婆女儿的微信,点了视频通话,
听到女儿着急的说“喂,孙护士,我妈怎么了?”
我赶紧说“一切很好,一切很好!就是想念您了,想跟您聊聊天。”
我把电话对着阿婆,阿婆看到女儿的身影,有点小激动,呜呜了几次没说出话来。
屏幕上的女儿,看到妈妈也非常开心,隔着屏幕对我不停道谢。
看着他们断断续续的聊天,阿婆渐渐露出的笑容,突然觉得自己一个小小举动是那么有意义。
目前,阿婆还在住院,通过与阿婆谈健康、唠家常,使得我们的关系非常融洽,阿婆也能慢慢移动了,见到我,就满面笑容的拉着我的手。
7月初,无锡的疫情又爆发了,根据上级部门指示,医院又采取封闭式管理。我们早早通知阿婆的子女,并做好解释工作,免于阿婆的子女在炎炎夏日白跑一趟的辛劳。同时,我们定期通过微信和电话及时告知阿婆的健康状况,并适时注意阿婆的情绪,定期安排网络视频通话,为阿婆和子女架起一座感情“桥”。
封闭下的医院,每天,我忙于穿梭各个病房,每一个病房,都有一位像阿婆一样的患者,而每一位患者都有不同的故事。
我们的生活就是一个个故事堆砌而成,我们自己既是故事的主人公,也是她人故事里的人物。我们总能通过这些故事看待一些事物,并且不断的在这些故事中生活下去,可以说故事展现的就是一种人生观,体现的是人生价值。我们的一个小小的举动,不仅可以消散患者心理的阴霾,也使她们看到光明与希望,坚定治疗的信心。
医院地址:
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江海东路12号
咨询电话:
0510-83072588
备案/许可证编号:苏ICP备18061577号-1 苏公网安备 32021302001003号
Copyright 2018 - 2024 无锡市国济康复医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(本站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)